您当前位置: kaiyun·体育全站app(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 新闻中心 > 公司动态
![](/template/pc/skin/img/1.png)
类别:公司动态 发布时间:2024-10-30 15:50:56 浏览: 次
贵州遵义工业经济量质齐升五金从冲孔、折弯到封头、焊接,在贵州省遵义市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生产车间,每隔一分钟,26台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完成一部电梯的主要零部件加工。通过大数据编程,智能机器人将操作误差控制在毫米以内,废品率从人工制造的2%降低到0.01%,智能制造更高效精密,企业效益进一步提升。
“企业全年产值7亿元,超过2/3的产品销往省外乃至国外。”中航电梯董事长胡明介绍,目前智能制造已覆盖企业从生产到售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
遵义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新型工业化助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提出,支持贵州“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白酒产业是遵义市的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酒企工业增加值增长15.5%,增速较一季度提高4.7个百分点。
“近年来,企业累计投入百亿元用于增产扩能,2023年基酒储备6.5万吨,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打下坚实基础。”珍酒李渡集团总工程师朱说,除了提升产能,企业还依托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产品生产、销售、服务环节的全流程管理,努力促进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遵义市立足自身特色优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赤水河沿岸分布着数千家酒企,让所有企业自建废水处理设施并不现实。遵义仁怀市从废水统一收集、达标排放入手,不断提升治污能力。
“我们去年投资9122万元,升级白酒废水处理设施设备,完善废水收集管网,提高废水处理能力。”仁怀市水务净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陈明富说,改造后既能缓解高峰期的处理压力,又能满足白酒产能适度增长的需要,近两年赤水河珍稀鱼类、鸟类的种群和数量逐渐增多,生态进一步好转。
仁怀市茅台镇王远强介绍,市政府在集中修建工业污水处理厂的基础上,针对重点溪沟分散布局区域性污水处理厂,并要求年产能达2000千升以上的白酒生产企业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域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在兰家湾白酒产业综合治理试点片区,通过将35家小散乱企业兼并重组成3家优强企业,年产能从3200千升增加到2万千升,实现企业由多变少、由弱变强的综合治理目标。
在做强做优白酒产业的同时,围绕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遵义市超前谋划产业布局,延链条、优产业、壮集群,统筹推进装备制造、基础材料等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推进页岩气规模化开采,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有效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走进位于遵义高新区的贵州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配料、烧结、水洗、烘干、包装等生产工序均已实现自动化运转,主打产品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被统一包装、粘贴标识,即将发往各地。
“去年公司产值69.53亿元,同比增长148%。今年二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全年产值超100亿元。”容百锂电总经理胡常青说,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扩大产能,打造正极锂电材料生产基地,为遵义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今年上半年,遵义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00.06亿元,同比增长6.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全市工业投资(含基础设施投资)完成约223.6亿元,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局面。接下来,遵义市将持续巩固提升“十大工业”,全年计划实施“千企改造”工程200个以上,完成新型工业化投资360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0家。
“按照贵州省建设‘六大基地’统一部署,遵义市将以产业大招商为主抓手,以开发区(园区)为主阵地,围绕产业发展延链、补链、强链,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贵州省委、遵义市委李睿说。(本报记者 汪志球 苏 滨)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最高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银线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