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中心
被称为中国最强焊工的院士走了!沉痛悼念江西籍巨星潘际銮院士

类别: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2-23 06:01:27   浏览:

  被称为中国最强焊工的院士走了!沉痛悼念江西籍巨星潘际銮院士五金回顾潘老的一生,他用他的智慧与情怀,把一生与祖国“焊”在一起,他作为中国焊接领域的开拓者,当之无愧被誉为

  是他,让高铁轨道“天衣无缝”,也是他,让核电站“密不透风”,并实现了我国智能特种焊接机器人从0到1的突破。

  如果说,“西南联大”成了潘际銮院士一生都放不下的“情结”,那么出任南昌大学校长后,潘院士也将这份“情结”带到了这里。

  当时,为创建一所高水平的211工程大学,原江西大学和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潘际銮院士临危受命。

  在担任校长的十年期间,他一直试图在南昌大学推行西南联大的办校理念,坚决实行“学分制”、“淘汰制”和“滚动竞争制”,并将一个“无硕士点,无博士点,无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大学,建设成了江西唯一一所省部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我这一辈子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中国的第一个焊接专业是我创立的;第二件事,我创建了南昌大学;第三件事,我在几十年里,为中国工业经济做了很多工作。”

  75岁卸任南昌大学校长后,潘际銮院士又回到清华大学,继续骑着自行车在家和机械工程系焊接馆之间穿梭。

  来说,就是由潘际銮院士担任工程顾问的。作为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实用型核电站,可以说秦山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行都浸透了院士的汗水。

  ,是国际焊接领域中的首创,属于国际领先、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也是解决大型结构件在工地实现自动化焊接的强大武器。

  当年在南昌大学担任校长的10年间,一辆留学生捐赠给学校的老旧尼桑“蓝鸟”是他的专车。下属们劝他换辆好点的车,“您是我们的校长,出去是学校的代言人。”他不听,觉得没必要。

  他在清华大学的荷清苑宿舍住宅楼,装修堪称简陋,而他在清华大学焊接楼的办公室,则要比简陋“更简陋”。

  他还对自己的收入相当满意,他说自己收入“万把元一个月,比我老伴儿高——她是北大的退休教授,退休金5000元/月。”当听说社会上不少“金领”年薪百万时,潘际銮惊讶得瞪大了眼睛:“这么多啊!”他并不羡慕。

  如今,院士已去,噩耗传来,不胜悲痛!国人会记住院士所付出的一切,会秉承院士精;江西人民也会为这位巨星老乡感到骄傲与自豪;南昌大学的学子们更会记住老校长留下的每一句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