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王晓培:感官联结:数字新闻业引导用户的新路径

2024-08-26 09:18:00 作者:小编

  完美体育王晓培:感官联结:数字新闻业引导用户的新路径本文探讨了将感官体验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的必要性,及其为缩小新闻差距、提升用户满意度提供的可能路径,以恢复新闻业在数字新闻生态中的引导力。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闻业迈入数字时代。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更加便捷和多样,也带来了许多新挑战。其中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主流媒体提供的新闻与用户的真实需求之间存在的新闻差距(news gap)显得尤为突出。有研究发现,新闻网站中的大部分头条新闻关注、国际关系、经济等领域,然而从点击情况看,用户却更偏爱体育、犯罪、娱乐和天气新闻。[1]媒体认为用户应该看的和他们实际喜欢看的内容不同,这不仅会影响新闻的传播效果,还会对媒体信任和信息生态造成深远影响。

  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信息渠道有限,媒体机构在信息传播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能够直接对用户议程产生影响。尽管新闻差距存在,但其为媒体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进入数字新闻时代,技术重塑了信息环境以及媒体与用户的关系。海量信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信息,技术的可供性赋予了用户更强的主动性和即时互动能力,推动他们从单纯的信息接收者转变为集生产者、传播者和消费者于一身的传播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这使得他们不仅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当媒体提供的内容无法满足用户需求时,他们就会选择其他替代性信源(如个人博主、其他机构账号等)。这导致了新闻用户的流失,新闻媒体的用户数量和使用时长下降。同时,用户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和好感度也在不断降低。社交媒体平台信息发布门槛低、传播速度快,但缺乏专业的新闻审查和核实机制,许多未经证实的信息和虚假新闻得以迅速传播,这使得用户在选择信息时面临更大的挑战,加深了他们对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所有媒体的负面印象。此外,数字生态中存在的信息失序、信息过载和极化等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筛选和处理信息的难度,全球各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意识的新闻回避行为。[2]这些问题使新闻差距为媒体带来的负面效应愈加凸显。

  习总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文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中强调,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其中的引导力表现为媒体影响用户认知、态度和倾向的能力,受到用户对媒体及从业者的认可度影响。[3]其指向的是“凝聚共识,构建认同”的目标,是降低社会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的有效手段[4],更是实现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基础。

  在数字时代激烈的注意力争夺战中,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媒体)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不断扩大的新闻差距使得其传播力和引导力持续萎缩。面对这一困境,有学者提出,学界和业界应超越文本和内容层面,关注用户在新闻消费中的体验,包括他们的情感、感官体验等,这是解决新闻差距问题的重要突破口。[5]情感问题已经在数字新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而目前对于感官尚缺乏专门化、系统化的研究。感官自20世纪90年代起成为社会科学领域讨论的重点领域,这一“感官转向”为更好地理解个体、社会与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感官也是挖掘用户深层需求和的有力工具,或能为弥合新闻供需之间的差距、提升对新闻用户的引导力提供借鉴与参考。

  感官系统是人类接收信息和形成意识的渠道,充当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沟通纽带。麦克卢汉的经典理论认为,媒介通过提供不同的“感官延伸”方式,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长期以来,新闻媒体主要通过延伸人类的视觉和听觉感官提供信息。尽管视听觉构成了人类感知的主要部分,但若要形成对世界的全面认识,离不开触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共同作用。

  数字技术正在推动我们进入“全觉”媒介时代[6],为信息传播打开了更多的感官通道,通过调动多感官元素给用户带来更具真实感与沉浸感的体验,帮助人们找回前技术时期统合认知的方式。感官化代表了技术和媒介的未来发展趋势。值得一提的是,西方现代科学以“五感”类型划分人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感官研究也通常按此方式划分不同的文化类型。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在人类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不同感官类型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7]因此,五感并非人们感官体验的真实方式,只是描述身体体验的一种语言工具。感官经验具有多感官性质,因此在分析和实践中整合不同感官通路的信息是必要的。

  社会科学的“感官转向”重新考察了感官体验在知识和意义生产中的角色。感官体验不仅发生在生理层面,还发生在文化层面。虽然在感官人类学中存在不同的感官研究谱系,但他们都认同感官体验在理解文化中举足轻重的地位。[8]感官可被视作是理解媒介再现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数字媒体令我们以新的方式意识到了用户在身体和情感层面与媒体互动的感官特征(sensoriality)[9]。莎拉·平克(Sarah Pink)总结了学界在研究媒介与感官时常采用的两条路径——文化主义方法和现象学方法。前者侧重对再现性元素的分析,后者更关注非再现性和实践性元素。在她看来,感官不只是传递信息的中介,而且是构与环境交互的方式。现象学方法在理论上提供了思考数字技术与人如何共同构成感官环境的新视角,能够补充此前被人们忽视的人与媒体互动方式的维度。因此,在媒体研究中融入感官作为理论工具,有助于更好地解释人与媒体的复杂关系,并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一种反思性的意识,更深入地阐述媒体体验在现实中的意义。

  感觉(sensation)指不同感觉器官将接收到环境刺激转化为神经信号的过程,而知觉(perception)是选择、组织并解释感觉的过程,二者在实践中通常难分彼此。[10]因此,感官信息既在认知方面(如信息处理和决策)提供重要支持,又在情感方面(如情绪感知和调节)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发现,感官输入(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能够显著影响情绪反应,并调节情绪反应和认知过程[11]。人类的情绪大脑是通过不断整合、评估环境中的感官信息形成情绪的效价、强度等不同维度。[12]可以说,感官是快速、便捷地引发情绪波动的有效策略。当然,情绪也会影响早期的感官处理和认知过程,感官体验与情绪之间的影响关系是双向的。[13]感官不仅是人类形成生理感受的手段,更是建构心理和情感体验的基础。

  在数字时代,“喜欢”成为用户选择和接受新闻的关键标准之一。有研究发现,用户对视频新闻的最初反应往往是情绪化的。[14]对感官元素的使用能够更好地调动用户的情绪,有助媒体建立与用户的情感联系。在市场营销领域,感官营销(sensory marketing)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营销模式,感官营销是指借助感官线索/刺激为消费者制造多感官的体验,影响其感知、情感和购买行为的策略。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以特定方式调动消费者的感官体验,能够有效增强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提升品牌吸引力和消费者忠诚度。[15]用户作为新闻的消费者,感官策略同样适用于帮助新闻媒体打造品牌。

  感官元素在新闻业中的应用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廉价报纸及新闻为吸引读者的眼球,就主要依赖感官主义的报道手法。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定义和系统化研究,感官主义(Sensationalism,也译作煽情主义)成为一种明确的新闻风格和研究主题,主要指新闻报道通过使用惊悚的语言、夸张的细节、戏剧化的标题和图片等,过度关注暴力、性、灾难、丑闻等事件,以吸引读者关注。其通过挖掘事件或人物能够刺激人类原始的方面,甚至刻意制造冲突,实现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效果。实践证明,感官主义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户的媒体使用时长[16]。小报化的报道风格不仅能在短时间内吸引用户注意力,还能在一定时间内让他们保持关注。然而,这种对于感官要素的过度使用损害了新闻本身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还可能给用户带来负面感受,降低其对内容的可信度评价。想要提升新闻业的用户引导力,感官主义的道路显然是行不通的。

  对新闻媒体来说,吸引用户并不等同于满足用户。部分新闻虽然获得了较高的点击量或播放量,成功吸引了用户注意,但并不意味着能让用户感到满意。这是因为人们在选择和评判新闻时存在不同的路径。[17]感官主义新闻通过生理层面的刺激和唤醒争夺用户眼球,然而,只有在信息消费过程中让用户获得满意的体验,媒体才能对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建构真正意义上的引导力。在新闻消费过程中,存在一个有趣的“双重观看悖论”(double viewing paradox):用户对严肃新闻的满足感甚至感兴趣并不一定会促使他们观看更多此类新闻;同样,他们对自己评价为“愚蠢的”或“垃圾的”趣味新闻(light news)的蔑视也并未阻止他们观看和享受这些节目。[18]

  媒体机构在数字生态中需要找到一条既能在激烈的信息争夺中赢得用户选择,又能在随后的新闻消费中获得积极评价的道路。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发挥引导功能,我国主流媒体一直在主动调整自身的生产和传播模式,以适应各类数字媒体平台的特征。比如,《人民日报》在微博中形成了一种策略性传播模式,通过报道体裁的快捷性、修辞策略的互动性和话语内涵的草根性,重新确立了党媒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化领导权。[19]感官体验为新闻媒体提供了另外一条可能路径。

  有学者基于新闻的呈现形态、叙事方式等特征,以及当下数字新闻的研究路径,阐释了“感官新闻学”(sensory journalism)的概念。感官新闻指调动或激发用户身体感官参与的新闻,其利用数字技术综合激发用户的多重感官反应,创造出具有沉浸感和互动性的传播场景。[20]新闻报道对感官元素的合理使用不仅带来了内容形态革新,改变了新闻的知觉模式,更为媒体提供了一种与用户重建连接的策略手段。[21]虽然感官新闻尚未得到系统的学术讨论,但许多媒体在实践中已经采取了这一进路。比如,《人民日报》在抖音短视频平台实践了一种内容生产的“混合情感传播模式”,通过选择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营造场景的现场感以及背景音乐的情感化表达等感官方式,在满足用户娱乐化、碎片化和情感化需要的同时,兼顾了宣传效果。[22]再如国外媒体创新的数字新闻剧场形态,将新闻报道原则与戏剧表演方式融合,经由身体体验引导用户全身心地沉浸新闻事件之中。剧场的感官刺激帮助用户更直观地感受新闻事实,并深入理解报道背后的社会规范和价值。[23]

  感官内容一直以来被视作是浅薄的、肤浅的。很多人担心,诉诸感官的信息更多地带来娱乐性内容,不利于批判和反思。然而,许多研究发现,更具趣味性和体验感的感官内容可能只是吸引用户的手段,与用户的信息消化模式并不存在直接关联。换句话说,感官参与的信息内容不仅能提供感官享受,还可以引发更为精细和深入的认知模式。

  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不是单一维度的体验。基于哲学认识,有研究从不同活动的动机角度总结了幸福的两种状态——享乐之乐(hedonic enjoyment)和实现之悦(eudaimonia)。[24]前者主要表现为即时的情感享受,其与选择的自主性和兴趣相关;后者则主要涉及自我实现和个人潜力开发的愉悦,通常与技能和挑战间的平衡、自我实现的价值观、努力、活动的重要性、兴趣和交流体验等相关。两种状态之间存在一种不对称的关系,即实现之悦构成了享乐之乐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享乐之乐较为常见,而实现之悦则更加难得。大量研究发现,与享乐之乐相比,实现之悦的动机能够带来更高的生活和工作满意度。这与二者不同的作用机制相关:享乐之乐主要通过积极的情绪提升满意度,而实现之悦则通过意义或意义与情绪的结合提升。[25]

  有学者将这两种动机应用于信息处理过程的分析中,以区分认知信息处理的不同类型,并提出了娱乐体验的双过程模型(dual-process models),包含享乐型体验与实现型体验[26]。当娱乐消费由享乐型动机驱动时,其带有一定的逃避主义色彩,促进了一种肤浅的认知加工模式,主要借助媒体使用来调节情感;而当娱乐消费是由实现型动机驱动时,则表现出较强的“寻求”的,会引发一种更为精细的加工模式,刺激用户产生有益的社交和认知体验。此外,“实现型的情绪参与”还能够增加受访者对内容和兴趣的反思。[27]

  从提升媒体引导力和发挥新闻社会价值的角度看,新闻媒体应在消费过程中激发用户产生实现型体验,这不仅能够带来更高的满意度,还能促进其对报道内容的深入思考。在心理学、娱乐研究领域,学者们已对此进行了大量实验和实践层面的深入探讨。然而,具体到新闻学领域,如何借助感官元素激发用户的实现型体验,仍需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讨论,通过揭示感官体验在新闻消费中的作用机制,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在数字新闻时代,新闻媒体面临着新闻差距带来的挑战。感官体验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提供了缩小这一差距的可能路径。通过合理调动多感官元素,新闻媒体不仅能够吸引并留住用户,还可以借助实现型体验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认同感,从而在快速变化的信息环境中重新建立与用户的信任和连接,找回其在数字新闻生态中的引导力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不过,媒体也需要在“用户想要”与“用户需要”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否则可能导致公共实务的边缘化,削弱新闻的社会职能。

  社交媒体、算法推荐、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用户获取和消费新闻的模式。他们不再被动接受由媒体机构选择和提供的信息,而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算法推荐获取个性化推送的内容,并可参与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过程。用户留下的观看完美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点赞和评论等数字痕迹,不仅为媒体提供了实时、直观的效果反馈,指导和影响着新闻媒体的决策,还会影响其他用户的理解和接受过程。这种互动性和参与性具有显著的去中心化特征,要求学术研究从传统的新闻中心主义转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立场。对感官元素的分析和感官理论的运用不应限于新闻媒体和专家的评判,而应更加重视用户层面的体验与评价。通过探索媒体与用户在感官层面的联结方式,更好地适应和引导数字新闻时代的新闻消费行为。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短视频意见领袖在国际传播中的角色与效能研究”(批准号:22CXW027)阶段性成果】

  [2]常江,李思雪. 数字媒体生态下的新闻回避:内涵、逻辑与应对策略[J].南京社会科学,2022(09):100-109.

  [3]沈正赋.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重构[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05):1-7.

  [4]李舒,宋守山.新闻媒体引导力的内涵、现状与实现层次:一种基于认同理论的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03):27-32.

  [10]戴维·迈尔斯. 心理学[M]. 黄希庭, 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212.

  [19]李艳红,龙强. 新媒体语境下党媒的传播调适与“文化领导权”重建:对《人民日报》微博的研究(2012-2014)[J]. 传播与社会学刊,2017(01):157-187.

  [20]黄雅兰.感官新闻初探:数字新闻的媒介形态与研究路径创新[J].新闻界,2023(07):4-12,22.

  [21]王晓培.声色的厚度:数字新闻的感官化实践趋势探析[J]. 新闻界,2023(07):13-22.

  [22]张志安,彭璐. 混合情感传播模式:主流媒体短视频内容生产研究:以人民日报抖音号为例[J]. 新闻与写作,2019(07):57-66.

  王晓培.感官联结:数字新闻业引导用户的新路径[J].青年记者,2024(08):16-19+28.

在线咨询 拨打电话

075729289127